邱大睿整形外科論壇

標題: 中化化肥著力農業減肥增效 庄稼地裡的技術革命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admin    時間: 2019-6-11 15:44
標題: 中化化肥著力農業減肥增效 庄稼地裡的技術革命
“庄稼一枝花,端赖肥當家。”對黑龍江建三江办理局種糧大戶張錫成而言,本年施肥大纷歧樣。

連片的稻田裡,一台新式插秧機歡快奔波,上百米長的地塊,三五分鐘跑個來回。“側深施肥技術真不賴,一天能種40畝地,并且施肥、插秧一次完成,用肥少了,效力高了!”老張嘖嘖贊嘆。

這是“中化情 三農夢”建三江墾區現場會的場景。

長期以來,過度施肥讓地越來越饞,泥土板結、污染環境。以水稻為例,我國單產程度與日底细近,施氮量卻是日本的兩倍。一是缺先進技術,二是缺與之相應的肥料。

若何為水稻減肥增效?作為行業國家隊,中化化肥與黑龍江農墾建三江办理局攜手,在水稻側深施肥這一現代農業技術上获得冲破。

什麼是側深施肥?中化化肥黑龍江分公司農化服務部經理丁亮解釋,就是在插秧的同時,精准把肥施到距秧苗根部3—5厘米處,台中借錢,這相當於把養分送到“嘴邊”,便於吸取。此外,肥料深施,大大減少了流失和揮發。

張錫成看从新技術帶來的“節本賬”:3次施肥合並為1次,省一個人工就是兩三百元﹔節約肥量同樣可觀,一?地之前要1000斤肥,現在900斤就夠了。

七星農場農民閆大明三年前就嘗到甜頭,他算了筆“增收賬”:用上側深施肥,水稻返青快、無效穗少,均匀畝產增长100多斤,并且出米率高,一斤能多賣5分錢。

除經濟賬,側深施肥還帶來“環保賬”。丁亮說,與傳統施肥方法比拟,側深施肥插秧、施肥同步,大大減少了泡田、排水酿成的面源污染。

一項技術帶來生產革命。建三江办理局副局長張寶林說,自2015年起,中化化肥在建三江15個農場進行了大量田間試驗,結果表白,施用中化水稻側深肥,肥料可減施10%,水稻增產超7%,農戶每畝增收120元以上。客岁建三江推廣側深施肥17萬畝,本年將推廣到140萬畝。

“我們就是要用最佳的技術為農民帶來好處!”中化化肥副總經理毛峰說。中化化肥助力農業供給側結構性鼎新瑜珈褲,,不斷加大產品創新,摸索分歧區域化肥投入一體化解決方案,推動“化肥零增長”行動落到實處。

服務創新,暢通農技“最后一公裡”

有了好肥還要法子對路。中化化肥不僅賣產品,更重做服務。

在湖南省益陽市油和垸村,大戶何國康嘗到了智能配肥的甜頭。他把一張IC卡插入讀卡槽,幾分鐘后,三袋配方肥從機器“吐”了出來。

“地和人一樣,缺啥補啥,光靠老經驗不可了。”何國康說,村裡每塊地都進行了測土,信息存到這台機器裡,你要種啥、必要啥肥,機器就會按方抓藥。“配方肥结果就是好,兩季稻下來,一畝增產300多千克。”

中化化肥創新服務,圍繞農業增效、農民增收、農村增綠,建設以“測土配方施肥”“減肥增效試驗树模”“新型職業農民技術培訓”為焦点的公益性農化服務體系,著力买通農技服務“最后一公裡”。同時,聯合当局、企業、院校,邀請知名農藝師組建專家團隊,他們终年奔走在田間地頭,為農民制订科學施肥方案,创建農業服務社會化長效機制。

在中化化肥組織的培訓課上,安徽利辛縣的農民牛標成說:“就一層窗戶紙,不是專家講,咱就是捅不破!”這次培訓讓他理解了螯合肥的道理。

培养新型農民,讓新技術早日落地。依靠分銷服務網絡,中化農化服務覆蓋全國1900多個農業縣。在許多農村,到中化“田間學校”聽課,成为了農民的家常便飯。本年以來,中化化肥累計開展農業服務近6000場,受益農戶數十萬人。

據悉,客岁中化化肥在安徽、湖北、江西等地建設配肥中间30座,銷售配方肥1萬噸。到2020年,將在全國创建智能配肥服務站1000個以上,減少化肥用量42萬噸,促進農民增收52億元,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鼎新貢獻气力。

“中化集團是國內最大的化肥、農藥和種子一體化運營的農業服務商,中化農業秉承科技創造夸姣農業的願景,將為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。”毛峰暗示。
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17年06月04日 11 版)

肉丸机,

揭阳防水,




歡迎光臨 邱大睿整形外科論壇 (https://tonow.com.tw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3